近年来,弋阳县大数据发展服务中心樟树墩镇坚持党建引领网格化基层社会治理,探索建立“党建引领 五员共治”基层治理品牌,切实抓好“破与立、收与放、赏与罚、守与变”四种关系,做深做实共建共治共享工作,基层社会治理取得新成效、新突破,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大幅提升。
聚焦“破与立”,下好党建引领“一盘棋”
该镇强化统筹协调,从破除基层治理力量“软碎散”入手,以网格化布局、整合多方力量、建章立制破题,实现党建引领“一盘棋”的新格局。
科学划分,布好一张网格。按照“人在网中、以网定格”的工作模式,统筹考虑村庄分布、人口规模和党员人数等情况,将全镇6个行政村精准划分为24个大网格、108个小网格。同时,按照“不漏一户、不漏一人”的原则,精准绘制网格作战图、责任表,下发“五员共治”便民联心卡,实现“一张网、全覆盖、专职化、无盲点”网格管理模式。
强筋壮骨,建好一支队伍。坚持党建引领,秉持“政治素养高、为民情怀高、责任意识高 ”原则,选优配强,以村党支部书记为发起人,党支部党员队伍为带头人,吸纳网格员、村民理事会成员、妇女小组长、保洁员,创建成“五员共治”基层治理攻坚服务队,真正将基层组织建设推进至村小组末梢。目前“五员共治”服务队有党员85人,理事会成员89人,妇女小组长86人,网格员88人,保洁员87人,共435人。
靶向施策,健全一套机制。出台“五员共治”工作方案,成立以镇党委书记担任总网格长、镇长为第一网格长的工作领导小组,明确组织部门牵头,要求镇机关所有部门参与配合,熟悉“五员”工作职责,形成“镇委总揽、组织牵头、包干领导领头、部门参与、村委实施、‘五员’落实”的六级联动服务工作格局。
强化“收与放”,打好为民服务“组合拳”
注重收与放的有机结合,镇村干部及“五员”队伍第一时间收集民情民意民忧,并及时宣传普及相关政策法规,实现群众诉求“接得住”“解得好”,部门事务“放得下”。
问题诉求快速收集。发挥“五员”队伍移动“探头”优势,日常时间及时掌握基础信息、收集群众诉求、了解矛盾纠纷。结合“走村不漏户、户户见干部”活动,实行“周调度、旬座谈、月督导”制度,每周由包干干部下沉到各网格,调度网格内问题诉求情况,听取“五员”队伍的建议并梳理形成问题线索清单;每旬由包干班子成员带领包干干部同“五员”队伍进行座谈,通报问题收集处理情况等;每月组织部门对下沉网格收集问题诉求情况进行督导。今年以来,共摸排人居环境、国土、村建等问题诉求52件,包含需长期跟进的5件。
急难愁盼迅速化解。聚焦问题线索清单难易程度,采取分流处置,落实“五员”队伍首接首办职责,对于简单问题能办尽办,最大限度将需求办结在网格内;对于复杂问题实行联合办,建立“网格吹哨,部门报到”机制,要求责任部门协同配合,根据法定职能、规定时限内闭环解决;对于重大问题专项办,针对大型项目需求、集中诉求等,制定专项处理方案,明确时间节点,实现挂账销号,确保第一时间解决好群众的烦心事、闹心事、揪心事。今年以来,共摸排矛盾纠纷47件,办结46件,办结率97.9%;收集社情诉求52件、解决38件,解决率73.1%。
政策法规火速下放。发挥“五员”身在一线,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让“五员”队伍扮演宣传员,充分参与反诈宣传、防溺水宣传、政策法规普及精神文明宣讲等工作,让法律法规及乡村振兴、民政救助、教育医疗、民生政策等便民信息,第一时间“送上门”,使得党的好声音传到千家万户。截至目前,“五员”队伍共参与普法、乡村振兴、平安建设宣传和精神文明宣讲等活动50余次,发放宣传资料5000余份。
突出“赏与罚”,激活共治善治“一池水”
统一考核激励标准,充分依托正反向激励,促进“五员”队伍履职尽责,挖潜增效,带动群众共同治理,不断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
完善考评机制。印发《“五员”评优评先考核机制》,明确考核内容,推行“每季一评比、每年一评定”方式,采取村级推荐、现场察看、走访群众等形式进行定性评价,推动任务压实到网格,成效体现在网格,做到项项过硬、网网过关,最大限度释放考核“指挥棒”作用。
建立激励机制。树立注重实干实绩实效的鲜明导向,明确对善于处理复杂矛盾、表现突出、成绩优异、群众公认的“五员”,落实优秀表彰、推送为县级评优对象等政策。截至目前,评定优秀“五员”24名,推送县级优秀4名。
构建惩罚机制。对不担当不作为的“五员”实行“三级预警”,履职不到位的及时谈话提醒,怠于履职的批评教育,考核为不称职的,由村党支部实行半年诫勉;经诫勉仍不改正或连续两年被评为不称职的人员,由村党支部进行罢免调整。
抓实“守与变”,实现乡村振兴“好风景”
坚持守正固本,始终立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求新求变,创新方式方法,引导群众自治,实现乡村振兴美好景象。
党群关系更好了。推进“五员共治”以来,党组织与群众、干部与群众靠得更近、贴得更紧、粘得更实,群众对党组织、党员认同感、信任感显著加强,党组织动员能力、凝聚群众能力、化解矛盾能力大幅提升。
人居环境更好了。大力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员”队伍做实日常监督维护,带动越来越多的群众主动参与配合,村庄面貌焕然一新,实现了“五无”(村内无垃圾,路边无杂草,房前无杂乱,水面无漂浮,沟渠无污水)的美丽蝶变。先后获得江西省省级生态园林镇、全市人居环境整治先进乡镇等称号,今年,大园景区被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
治安环境更好了。以“五员共治”为纠纷调解基础,创新“1+4+N”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实行“清单化”化解,社会治安得以持续改善,构建起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良好格局。截至目前,全镇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6件,结案6件,结案率100%,无“民转刑”案件。先后荣获“平安建设先进单位”“信访综合先进单位”。
村风民俗更好了。通过志愿服务、公益文艺活动的开展,以及“最美家庭”、移风易俗“四美”“崇文之家”等评选,镇域居民文明程度大幅提升,“五员”示范引领,起到了“一人示范一片、‘五员’带动一村”的效果。今年,直源村参加高考27人,二本线以上学子达20人。
群众反响更好了。“五员共治”引领居民实现从“要我参与”到“我要参与”的转变,让治理力量从“单兵作战”向“协同共治”转变,形成了活动联办、工作联抓的互动格局,群众对政府的夸奖声此起彼伏,对宜居宜业宜游的镇域环境赞不绝口,居民幸福感、获得感显著提升。